2012年06月12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发现伊利生产的个别全优 2、3、4 段婴幼儿奶粉存在汞含量超标的问题。14日,网友微博爆料后,伊利发布紧急召回公告。
官方通报
伊利产品召回公告
2012年06月14日,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利”)发布关于紧急召回部分乳粉产品的公告:
关于紧急召回部分乳粉产品的公告
6月12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发现我公司生产的个别全优2、3、4段乳粉参照健康综合指标,产品汞含量有异常。据此,我公司立即对所有产品进行排查,自检、送检。鉴于国内外尚无乳粉中汞含量限量的标准,我公司本着对消费者高度负责、有效防范风险的态度,于6月13日开始将2011年11月-2012年5月内生产的全优2、3、4段乳粉全部召回,同时积极查验原因并及时妥善处理。
我公司生产的其他婴幼儿乳粉、雪糕冰激凌、牛奶、酸奶等产品,全部经过了企业自检、送检以及国家监管部门的检测,均未检出。
伊利集团官网将及时公布处理结果。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一二年六月十四日
国家质检总局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6月14日通报称,在婴幼儿配方乳粉汞含量专项紧急检测中,共抽检了715个乳粉样品,除伊利的个别批次婴幼儿乳粉产品汞含量异常外,未 发现其他企业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汞含量异常。这次检测中,除20家企业因停产未采集到样品外,全国范围内所有婴幼儿乳粉生产企业的样品都被抽查。
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应急监测结果 除伊利集团个别批次产品外未发现其他婴幼儿配方乳粉汞含量异常
2012-06-14 19:49:00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发现个别婴幼儿配方乳粉汞含量异常的情况,质检总局立即组织国家食品质检中心对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的所有品种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开展汞含量专项应急监测。截止6月14日12时,共抽检了715个婴幼儿乳粉样品,覆盖了全部婴幼儿乳粉生产企业(其中20家企业停产未采集到样品)。检测结果显示,除伊利集团公司所属婴幼儿乳粉生产企业的个别批次产品汞含量异常外,未发现国内其他企业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汞含量异常的问题。
相关动态
1、事件缘起网友微博爆料
http://finance.sina.com.cn/consume/puguangtai/20120615/021912318356.shtml
事件起源于中午11点新浪微博上一个名为“关军”的网友爆料。该实名认证为“作家”的网友发布一则微博称,“求证:某国内最大乳企婴儿奶粉品牌出现严重汞超标事件,公司全国销售人员全天在市场全面悄悄收回:具体为:X优2、3、4段,普装,因汞超标。”“关军”还在微博中提及,包括山东家家悦超市、潍坊佳乐家超市、烟台振华系统超市等该品牌产品已经下架。
随后,昨日下午1点和2点,“关军”连发两条微博向伊利集团副总裁靳彪、董事长潘刚发问,希望对方“回应质疑,粉碎‘谣言’”。
此言一出,外界纷纷猜测,“X优”最大的嫌疑就是伊利旗下的婴幼儿奶粉品牌“全优”。为此,立即引发各界对伊利“全优”奶粉汞超标的猜测。昨日下午早些时候,有媒体致电伊利客服,对方回应称“伊利出于营销策略的考虑,将对全优普装2、3、4段以外的全部奶粉进行升级,因此做出了回收调换的处理,而非因为汞超标”。
不过,面对媒体的轮番“轰炸”,下午5点半左右,伊利方面终于在其官网上发布公告承认了汞含量异常的事实。
2、产品召回,部分网店仍在售卖
http://finance.qq.com/a/20120615/001260.htm
3、网评
某博客评论:
那些曾经痛骂中国乳协理事长“孙子公关”的人们不需要再担心自己是不是过于苛刻了,《南方人物周刊》主笔关军也可以在微博上更加理直气壮地要求伊利副总裁与自己对质“奥运牛奶”真相了——昨天傍晚,内蒙古新闻网贴出那家中国乳业巨头的公告,承认“6月12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发现我公司生产的个别全优2、3、4段乳粉参照健康综合指标,产品汞含量有异常……于6月13日开始将2011年11月-2012年5月内生产的全优2、3、4段乳粉全部召回。”
对愤怒的网民们来说,现在最大的麻烦反而成了如何更新咒骂词汇——刚对“中国奶粉质量历史最好”说过一声“呸”,现在又该如何表达自己对食品安全卫生的失望透顶?
但或许也不全是“审丑疲劳”——根据一些媒体从业者的网络抱怨,来自宣传官员的禁令已经下发。而这也可以从今天的媒体报道方式中得到验证,虽然腾讯今晨仍可以将之置于头条,但仅有的那篇稿件就是来自新华社、来自那份伊利公告,评论员们也没有提供什么声讨檄文。搜狐编辑们唯一可以展现技巧的就是推荐一条《官方称伊利很自觉》,在这篇答问中,内蒙古质监局副局长马达通过新华社赞扬,“这件事应该说是企业自觉负起了主体责任,对其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出现异常的情况,尽管国内外尚无乳粉中汞含量限量的标准,企业能够主动召回并查验原因,应该给予肯定和支持……我们认为,通过伊利集团这种负责任的行为会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同和信赖,对我区乳制品产业发展也会有积极的影响。”
像《云南信息报》、《都市时报》那样在头版用头条大标题展示“伊利召回汞异常奶粉”的是少数,除了公告内容外,记者们还向民众汇报本地商场下架进展。《京华时报》多写了一段,即由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国际专家组核心成员丁宗一否认“国内外尚无乳粉中汞含量限量的标准”的说法,强调“像汞这样的毒素是本来就不允许存在于婴幼儿奶粉中的,根本没有必要规定限量”。
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南方系全体使用了新华社通稿,倒是第一财经日报决定从公司产业角度切入,提供多篇组合报道,例如《伊利“明星类”产品惹麻烦,国产奶粉再遇信任危机》、《奶粉中含汞可能是生产中污染》等。根据其一财网提供的标题,伊利这次拥有一根“救命稻草”,即奶粉汞含量国标在1998年9月1日实施的新规章中被取消,从0.02mg/Kg变成了无标准。
虽然《人民日报》也在内版发了一条简讯,内蒙古新闻网也在首页贴出两份通稿,但区委机关报还是更需要向本地负责,替代召回公告出现在版面上的是《六部门增兵食品安全保卫战》,北方新报则鼓励自治区监管官员再接再厉,“两年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不值得‘惊喜’”。
附:相关图片
©
本文发表于水景一页。永久链接:<https://cnzhx.net/pqir/2012/06/16/yili-excessive-mercury-levels-in-infant-formula/>。转载请保留此信息及相应链接。
嗯,第一个记录的是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