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梓森与中国光通信

在中国光谷,在依山傍水的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和其开创的光通信事业牵引着中国光谷和武汉这座城市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他怀着振兴民族通信业的梦想,用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创新突破的思想,在“追光之路”上四十年如一日,将一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他所钟爱的光通信事业,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光纤之父、中国武汉光谷首席科学家赵梓森。

作为我国光纤通信技术的主要奠基人和公认的开拓者,他为我国光纤通信在高新技术中成为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最小的领域之一作出了杰出贡献。

赵梓森(右)与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光纤之父”高锟(左)亲切会面

赵梓森(右)与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光纤之父”高锟(左)亲切会面

战火砥砺 练就坚毅不屈的性格

1932年,赵梓森出生于上海。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上海被日军侵占,少年赵梓森深刻体会着家国沦陷之苦,沦陷后,赵梓森家十分困苦,甚至连米都吃不起,只能吃盐拌杂粮。为了谋生,父母开了家小杂货店,经营日用小百货。有一次,日本人进店见人就打,还逼赵梓森全家跪到街上。赵梓森的母亲忍无可忍,跑到厨房要拿菜刀拼命,幸而被亲戚拦住,没让日本人发觉,才避过了一场灭顶之灾。1941年12月8日上午,日军侵袭上海英租界。上小学的赵梓森亲身经历日军装甲车全城扫射,正是其急中生智,带着两个弟弟躲进小巷,越过苏州河逃至亲戚家,才得以幸免。

赵梓森常说:“我们一定要热爱我们的国家,要努力把国家建设强大,因为国家弱小,就必然落后挨打,当亡国奴的耻辱不能忘。”

战火砥砺了赵梓森坚毅执著的性格,这种性格特质和他对于科学理想的坚持,也推动着他全身心投入到中国光通信研究中。

少年赵梓森兴趣广泛, 拉琴作画样样在行,而且动手能力很强。由于酷爱科学,小时候的他,化学、物理、几何经常拿满分。他兄弟姊妹有8人,由于家道艰难,他爱好模型飞机却买不起,于是就自己动手制作,在上海学生飞机模型比赛中,他自制的飞机模型还获得了大奖。同时他还非常热爱体育,由于是早产儿,幼年赵梓森身体极其虚弱,有两次差点丢了性命。上学后他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每逢暑假,整天泡在球场上,身体也越练越好。

赵梓森高中毕业时,新中国已经成立,他响应号召报考了浙江大学农业化学系。但对于一个生长在大上海的学生,对于农业的理解几乎为零,在进了浙大后才发现自己对农业完全没有兴趣。在征得父母同意后,他转到大同大学电机系。这是一个创新空间非常大的学科,很适合他爱钻研的性格。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大同大学电机系合并到上海交大电信系。这是赵梓森从一个普通中学毕业时想填而不敢填的志愿,这个学校几乎可以满足他小时候培养起来的所有兴趣。这个专业把个人的爱好与社会的需要结合得非常完美,这也成为他完美人生的起点。

潜心研究 苦练科学技术功底

1953年,赵梓森从上海交通大学电信系毕业,到武汉邮电学院(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的前身)任教。湖北武汉从此成为他的第二故乡,在这里,一干就是60年。

初为人师的赵梓森,发觉大学所学远不够用。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重学微积分、电工原理,自学数理方程、线性代数、概率论、场论、信息论、英语、俄语、日语。

由于基础扎实、工作勤奋,年年评优他年年当选。领导见他喜欢科研、喜欢倒腾设备,学校让他负责实验室。当时,赵梓森兼任4个实验室的负责人。在实验室的这片天空,他如鱼得水,整天泡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实验,乐此不疲。

1969年,“光大气传输通信”项目转给武汉邮电学院。在武汉邮电学院,光大气传输通信研究了两年,但收效甚微。这个项目在研究伊始,在室内环境下,距离8米内才能收到信号。学院领导知道赵梓森是科研好手,就把他招来,说:“你去当大气传输光通信课题研究室副主任,把光大气传输搞通。”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赵梓森带领大家攻关。一年以后的一个晚上,赵梓森爬上当时武汉全城最高点汉口六渡桥水塔,打开设备,对准10公里外的青山海运工程学院,那边收到了信号。试验成功,大家欣喜异常。仅仅一年工夫,光大气传输通信距离从8米飞跃到10公里!此后,用大气传输光通信技术向全院职工实况转播省科委领导讲话,也获得成功。

然而,赵梓森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认为光大气传输具有先天不足,天气好时能传10公里,要是天气不好传输距离不足500米。传输不能全天候,根本无法保障通信畅通,赵梓森断定:光大气传输前途不大,必须另辟蹊径。

在学院任教和研究项目的过程中,赵梓森通过不断潜心学习探索,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为后来进行光通信的研究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

土法上马 孕育中国第一根光纤

在光传输的速度不断被刷新、在“光纤到户”、三网融合、“智慧城市”等创新应用不断影响并改变我们生活的当下,都离不开光通信的支撑,更离不开光纤的普及和应用。

作为最常见的信息传播介质,现在的光纤是如此的平凡。但对于上世纪70年代的赵梓森来说,“用光导纤维实现通信”只是一个梦想。

1966年,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高锟博士提出了用玻璃代替铜线的大胆设想:利用光的全反射特点,在玻璃纤维中传送信号。他当时的出发点是想改善传统的通信系统,使它传输的信息量更多、速度更快。对这个设想,许多人都认为匪夷所思,而只有赵梓森坚信光纤通信是可以实现的,在光纤通信设想提出后的第6年(1972年),美国科学家拉出了30米长的光纤。1972年,由于正值“文革”,内外阻隔、信息不通,当时,只有一个赴美科技考察团到过美国。赵梓森专程赶到北京,找到随团访美归来的钱伟长教授。钱伟长教授告诉他,确有此事,他深感形势的紧迫,着手开始自己的探索。

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下,他的意识和想法无疑是超前的,更多时候也是不被人理解的。但时不我待,1973年,赵梓森通过邮电部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要开发光纤通信。经过努力,获得了批准。

由此,赵梓森开始了真正的“追光之路”。当时一无资料、二无设备,最初的起步是极其艰难的。在一个极其简陋的空余房间里,赵梓森带着几位志同道合的同事开始了土法制光纤的探索之路。

拉出光纤首先要熔出合格的石英玻璃棒。熔炼石英棒是一项危险的实验,稍有不慎还会引起爆炸。每次做实验时,赵梓森怕别人出危险,总是自己动手操作。在一次实验中,气体管道突然漏气,四氯化硅冲出来,与空气接触马上变成毒性很强的氯气和盐酸,直冲进他的眼睛和口腔里,赵梓森顿时感到一阵眩晕,大伙急忙把他送进医院。他两眼肿得只剩下一条缝,口腔里直淌黄水。当时的医生都没见过这种情况,手足无措,还是赵梓森告诉医生急救化学中毒的办法才把自己救了回来。

但是,伤病还未痊愈,赵梓森一头又钻进了实验室……

就这样,到1976年上半年,赵梓森等人终于熔炼出200米石英光纤,从此,中国光通信逐步迈入高速发展时代。曾经有人这样点评赵梓森院士:“几个电炉加上几个烧瓶,赵梓森‘土法上马’终于拉出了中国第一根光纤,也把中国的通信发展水平拉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国内第一根光纤诞生后,他又首创了我国实用化光纤的制作方法和全套装备(光纤、光通信机、光测试仪表、原材料——九个九的超纯石英等),开发出我国第一批符合ITU标准的实用化光纤(包括多模、单模、长波长光纤等),建立了光纤、光缆技术研究和工艺体系。 他还创建了6项具有我国光通信发展里程碑意义的光通信系统和工程, 准确把握了我国光通信技术发展的方向。其系统速率从8Mbps、32Mbps、140Mbps到565Mbps,采用波长从0.8微米到1.3微米、1.55微米,均使用我国自主开发的光电子器件。在他的带领下,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很好地完成了包括“973”在内的一系列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任务。

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攻克技术难关的新纪录,又不断突破着这些纪录。赵梓森院士常说:研究不能有丝毫懈怠,学习不能有丝毫停滞,只有这样,我们的光通信事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中国光通信领域,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赵梓森院士就如同一面旗帜,正是他孜孜不倦的研究和从未停止的努力,为中国光通信的发展不断续写着新的内容和内涵。

老骥伏枥 快乐燃放生命活力

对于老人而言,退休就意味着享受天伦之乐。

然而,对年过八旬的赵梓森院士来说,他的快乐在于他所钟爱的光通信热土,在于他倾情奉献60载的武汉邮科院,在于他所热爱的第二故乡湖北武汉。

用他自己的话说:2012年3月后,我就正式迈入了“80后”的门槛。他的生命活力洋溢在字里行间。

年过八旬的赵梓森院士仍然坚持每天正常的上下班,他的生活极度规律,早上7:00准时起床,吃完早餐就步行上班,从不坐车,风雨无阻,每天上下班40多分钟的路程作为他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赵梓森院士说:以前还喜欢踢踢足球,现在觉得在院区里面上下班散步也是一种极好的运动。

赵梓森院士兴趣广泛,爱好丰富,但最大的爱好就是拉小提琴和画画。

赵梓森院士喜欢音乐、擅长拉小提琴在武汉的院士圈是出了名的,在每年的科研交流年会上,赵梓森院士演奏的曲目都是“压轴大戏”。除拉琴之外,院士还擅长绘画,甚至很多讲学用的PPT图片都是他自己制作的。他的PPT图片多、文字少,让听课者一看就懂。他的电脑里面,雕刻、油画、水彩、卡通、素描、速写,应有尽有。有时来了兴致,他还会在电脑上挥“毫”泼“墨”,“笔”走龙蛇。

虽然现在已经不再参与直接的科研工作,但他仍然未曾停止学习和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每天仍然要看大量的外文资料,了解行业前沿的发展动态、分析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并为集团的科研工作提供指导,在武汉邮科院很多大型项目的现场,时常能看到他的身影。他还要抽出时间进行学术交流,通过讲学,将他的知识及经验与广大青少年分享,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帮助,为下一代的发展继续贡献力量。他还时常参加省市各种会议,用他的视野和知识,为这座城市的发展“鼓呼与呐喊”,用他的方式体现一位科学家的价值,快乐地燃放生命的活力。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李胜瑭 孟伟松)©

本文发表于水景一页。永久链接:<http://cnzhx.net/photonics/news/zhaozisen-and-china-optical-communication/>。转载请保留此信息及相应链接。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特别提示:与当前文章主题无关的讨论相关但需要较多讨论求助信息请发布到水景一页讨论区的相应版块,谢谢您的理解与合作!请参考本站互助指南
您可以在评论中使用如下的 HTML 标记来辅助表达: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