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将终止 Windows Live Mesh 服务,改用 SkyDrive 吧

Windows Live Mesh 用于在微软服务器和用户的多个设备之间同步文件内容。但是一直以来 WLM 的用户数量都不大,虽然这个同步服务还挺好用的。现在,微软宣布将于 2013 年 2 月 13 日停用 Mesh,并建议用户转移到 SkyDrive。

我就一直用 Mesh 来将电脑中的一些文件夹备份到微软服务器,以免硬盘出问题而导致重要(当然也不是重要到不能存到外部存储器上的)资料丢失。不过我并没有经常进行同步,而是每隔一段时间同步一次。其好用之处就在于不需要指定需要更新的文件,而是会根据文件修改日期来同步最新修改。

实际上,SkyDrive 是比 Mesh 更早出现的云存储服务,前年的时候我甚至忍不住做了一些推介。最近,微软发布了最新版本的 SkyDrive,不但功能得到扩展,甚至定位也发生了变化,更贴近于一个社交化的文件云存储与分享服务。新版本的 SkyDrive 应该是与 Google Drive 比较相似的。

微软表示已经有 40% 的 Mesh 客户在主动使用 SkyDrive 并对该产品给予了高度肯定。为了促使更多的客户更快转移到 SkyDrive,微软甚至提供了更好的服务来吸引大家。SkyDrive 提供了哪些功能?

  • 与您的计算机同步整个 SkyDrive 或仅同步所选文件夹。 利用面向 Windows 或 Mac 的 SkyDrive 桌面应用,可以在线或离线访问 SkyDrive 上的文件,并在多台计算机之间自动更新文件。
  • 更多存储空间 —— 每个 SkyDrive 客户将自动获得 7 GB 的免费 SkyDrive 存储空间,比 Mesh 多 2 GB。 如果需要更多存储空间,可以购买多达 100 GB 的额外存储空间以满足需求。 只需登录 SkyDrive.com,然后单击左下角的”管理存储空间”即可。
  • 更丰富的视图 —— SkyDrive 包含多项 Mesh 所不具备的功能。 例如,利用 SkyDrive,可以对文件进行排序,更改文件视图,观看照片幻灯片以及以流的方式播放视频。

作为一个社交型的云存储和同步备份服务,SkyDrive 还提供:

  • 使用网页,或者面向 Android v2.3 的全新应用,或面向 Windows Phone、iPhone 和 iPad 的更新版应用访问 SkyDrive 的功能。
  • 利用新的 Office Web Apps 进行在线协作,包括 Excel 表单、PowerPoint 共同创作和可嵌入的 Word 文档的功能。

然而,不管用户是否乐意,微软都将于 2013 年 2 月 13 日停用 Mesh。在此日期之后,某些 Mesh 功能(例如,远程桌面和对等同步)将不再可用,并将删除 Mesh 云(称为”Mesh 同步存储区”或”SkyDrive 同步存储区”)中的所有数据。 之前与 Mesh 同步的文件夹将停止同步,并且将无法使用 Mesh 远程连接到 PC。所以,要么不用,要么改用 SkyDrive 吧。而且,自从 SkyDrive 提供同步功能之后,实在没必要再使用 Mesh 了,而且现在可以在不更改设置的情况下用 SkyDrive 替代 Mesh 来进行同步。迁移?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使用 SkyDrive 的话就不可以远程连接到 PC,像坐在该 PC 面前一样工作了。 如果想要连接到工作 PC,可以尝试使用 Windows 中的”远程桌面连接”。 不过远程桌面只支持 Windows 产品。要远程连接到 Mac 操作系统或上面未列出的其他 Windows 操作系统,可以使用 LogMeIn。 利用 LogMeIn Pro,可以快速、轻松地通过 Web 以高清方式远程访问计算机,从任意计算机或移动设备传输文件、远程打印或者执行计算机更新。

嗯……汇报一下,我已经迁移到 SkyDrive 了。©

本文发表于水景一页。永久链接:<http://cnzhx.net/blog/ms-mesh-to-skydrive/>。转载请保留此信息及相应链接。

2 条关于 “微软将终止 Windows Live Mesh 服务,改用 SkyDrive 吧” 的评论

  1. 你居然把 Mesh 用的这么透?佩服!我在09还是10年dropbox被墙的时候试用过,太难用了。都不知道还能远程控制。

    • 当时选用Mesh就是觉得它还比较可靠,备份小型文档还是很方便的。现在主要用移动硬盘了,省事儿,大不了连电脑和移动硬盘一起带着。网络太不给力了。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特别提示:与当前文章主题无关的讨论相关但需要较多讨论求助信息请发布到水景一页讨论区的相应版块,谢谢您的理解与合作!请参考本站互助指南
您可以在评论中使用如下的 HTML 标记来辅助表达: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